耳朵进水别慌!专业耳鼻喉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法
耳朵进水别慌!专业耳鼻喉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法
一、游泳季高发!耳朵进水为何不容忽视?
夏日游泳、冲凉时,耳朵进水是常见问题。看似普通的 “耳朵灌水”,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据我院耳鼻喉科统计,夏季因耳朵进水处理不当就诊的患者占门诊量的 23%,其中 35% 患者出现耳道感染、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二、耳朵进水的三大危害
引发感染:耳道温暖潮湿的环境易滋生细菌,导致外耳道炎(俗称 “游泳耳”)
损伤鼓膜:不当掏耳可能戳破鼓膜,引发剧痛、耳鸣甚至听力丧失
影响平衡:内耳进水可能干扰平衡功能,导致头晕、恶心
三、科学处理四步法(附操作示意图)
第一步:单脚跳排水法
动作要点:进水侧耳朵朝下,单脚连续跳跃 10-15 次
原理:利用重力作用使水流自然流出
第二步:棉签吸水法
正确操作:选用医用脱脂棉棒,轻轻探入外耳道 1-2cm 旋转吸水
注意事项:禁止将棉签插入过深或用力过猛
第三步:侧卧引流法
操作方法:进水侧耳朵朝下侧卧,用手掌轻压耳廓数次
进阶技巧:可配合按摩耳屏(耳道口前方软骨突起)促进引流
第四步:吹风机辅助法
使用要点:调至低温档,距离耳部 10cm 左右吹拂 30 秒
适用场景:耳道狭窄或进水较多时
四、绝对禁止的三大错误行为
? 用手指或钥匙等硬物掏耳
→ 可能造成耳道皮肤损伤,引发感染或鼓膜穿孔
? 自行滴用酒精 / 双氧水
→ 高浓度消毒液会刺激耳道黏膜,加重炎症
? 强行甩头或拍打耳部
→ 可能导致内耳损伤,引发眩晕或听力下降
五、特殊人群处理要点
婴幼儿:家长需保持婴儿侧卧位,及时清理流出的液体
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者更易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中耳炎患者:进水后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
(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您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