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唯尔耳鼻咽喉专科医院 时间:2025-04-18 17:07:24
坐飞机后耳朵嗡嗡响,原来是这些原因在 “作祟”!
不少人在乘坐飞机后,会出现耳朵嗡嗡响的情况,有时还伴随着耳闷、听力下降等不适,甚至下飞机后好几个小时都无法缓解。这种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坐飞机后耳朵出现异常声响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耳朵的 “气压调节机制”
在了解坐飞机后耳朵嗡嗡响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耳朵的一个重要结构 —— 咽鼓管。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中耳内的气压,使其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 。当我们吞咽、打哈欠或咀嚼时,咽鼓管会自动开放,空气得以进出中耳,维持气压稳定。正常情况下,这种调节过程非常顺畅,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乘坐飞机时,这种平衡就容易被打破。
二、飞机起降时气压变化引发耳部不适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机舱内的气压会发生剧烈变化。起飞时,随着飞机快速上升,外界气压迅速降低,而中耳内的气压仍维持在地面水平,此时中耳内的气压高于外界,导致鼓膜向外膨隆;降落时,飞机高度下降,外界气压逐渐升高,中耳内气压又低于外界,鼓膜会向内凹陷。如果咽鼓管不能及时开放,无法有效调节中耳气压,就会造成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耳部闷胀、疼痛,以及嗡嗡响的耳鸣症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吞咽、打哈欠、咀嚼口香糖等动作,可以促使咽鼓管开放,缓解气压不平衡带来的不适。但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咽鼓管的调节功能较差,就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耳部症状。比如儿童,他们的咽鼓管相对成人更短、更宽、更平直,气压变化时空气更难在中耳和外界之间顺利流通;患有感冒、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人,鼻腔和鼻咽部黏膜处于充血、肿胀状态,会阻碍咽鼓管的正常开放;还有一些本身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人群,也容易在坐飞机后出现严重的耳部不适。
三、耳部不适的潜在风险
如果坐飞机后耳朵嗡嗡响的症状长时间不缓解,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中耳内外持续的气压差,会导致鼓膜充血、内陷,甚至引发中耳积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不仅会加重耳鸣、耳闷症状,还可能影响听力,出现永久性的听力损伤。此外,严重的耳部疼痛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情绪状态。因此,一旦耳部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前往耳鼻喉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四、缓解与预防耳部不适的方法
为了减少坐飞机后耳朵嗡嗡响的情况发生,在乘坐飞机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飞机起降过程中,频繁做吞咽动作,如嚼口香糖、吃糖果、喝饮料等,有助于打开咽鼓管;对于婴儿和儿童,可以在起飞和降落时喂奶或喂水,促使其做吞咽动作。如果患有感冒、鼻炎等疾病,尽量避免在发病期间乘坐飞机,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喷药物、减充血剂等,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当在飞机上已经出现耳朵不适时,除了做吞咽动作外,还可以尝试 “捏鼻鼓气法”,即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然后轻轻向鼻腔内吹气,促使咽鼓管开放,但注意吹气力度不要过大,以免损伤鼓膜。如果下飞机后耳部不适症状仍未缓解,应尽快到耳鼻喉专科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测等手段,明确耳部损伤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等。
坐飞机后耳朵嗡嗡响是由于气压变化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的,了解其中的原因并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能有效减轻耳部不适。
下一篇:已经是较后一篇了
(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您的隐私)